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2|回复: 9
收起左侧

[科普知识] 梅雨、国骂、科普与公共卫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发霉季节即将来临,即是26-32C,高湿度天气,我们来再谈梅雨。

梅雨,无论古代现代,都是一个公共卫生的概念,告诉公众,到达多雨寡照而温度适合真菌、细菌快速生长的季节。

如同粤东端午节,俗称“漏屎节”,虽然粗俗,但却告诉公众:龙舟水时节,注意饮食卫生。

现代,有了静止锋的概念,也有了霉变指数的概念,是否表示梅雨一词已经淘汰?或只是“气象学”名词与公众无关呢?虽然梅雨副高标准争议多年,但这种结论恐怕太于武断或转移视线。“梅雨”就两个字,公众却可以从这两个字,延伸了解气候特征和生活气象常识,甚至多一层延伸,可以了解传统气象气候更多名词和常识(比如节气与物候),这叫做“树状结构”,是最简单有效的文化传承和科普方法。

日本前几年曾经因为气候变迁,咨询改变二十四节气分法,却遭到众多反对意见,反对主要意见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一种历史文化,跟农业密切相关,不能随意乱改。

这跟中国今天将试图梅雨划为“气象学”名词,形成显著对比。

更甚者,作为梅雨气候值主落区——江西(九江雨区),却在1998年朱总理“国骂”之后,取消了梅雨,只有主汛期,请问梅雨与主汛期意义是一样的吗?而1998年国骂发生在8月,梅雨又有什么罪?
发表于 2013-6-5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岭南的「龙舟水」算不算「广义的梅雨」?
发表于 2013-6-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上海这边梅雨的定义是正好梅子成熟的时节,和静止锋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线时间相吻合,所以称为梅雨。由于湿度很大,气温高,物品容易发霉,故也叫“霉雨”。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龙舟水算梅雨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一样是季风锋,不过岭南梅子是清明上市的,龙舟水是三华李上市,应该叫做“李雨”,宣传中国李(红心李类),这会如同“西梅”。

如果从清明起算“岭南梅雨”也行的,即是前汛期就算,这就是日本的梅雨定义:副热带锋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PS.
中国李最出名的制品,叫做:加应子(嘉应子),当年全球“威望”可比西梅强悍得多,实际上风味和口感也比西梅好。

90年代后期开始沉沦,跟社会各行和食品行业沉沦原因没有区别。
发表于 2013-6-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臣 发表于 2013-6-6 15:20
岭南龙舟水算梅雨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一样是季风锋,不过岭南梅子是清明上市的,龙舟水是三华李上市,应该 ...


按气候学季风方面的定义,副高北侧那道锋就叫做梅雨锋

梅雨锋和华南前汛期雨季、江南江淮梅雨、华北东北雨季都相关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yz0330 发表于 2013-6-6 15:25
按气候学季风方面的定义,副高北侧那道锋就叫做梅雨锋

梅雨锋和华南前汛期雨季、江南江淮梅雨、华北 ...


是的,这在700-500hpa层面体现更清楚。

不过,我后来在做再分析时发现,中国梅雨和日本梅雨的现行划定是有区别的:季风辐合和信风辐合,应该前几年说过,说不定搜索一下世纪气象有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PS。
对应澳亚经向环流圈也不同
发表于 2013-6-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资料的局限等因素,地震的强度和定位、台风的强度和定位,都有「速报」和「事后再分析」之分
前者侧重于实用,面向普通民众;后者侧重于科研,面向专业学者
  
夏季风、梅雨的起止日期,可否仿效??(JMA对梅雨期就是「速报」和「事后再分析」两者并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kitty8123 发表于 2013-6-6 23:32
由于资料的局限等因素,地震的强度和定位、台风的强度和定位,都有「速报」和「事后再分析」之分
前者侧重 ...

对啊,梅雨得临近预报或速报才有意义,公众知道持续降水和少日照的日子来了,事后的就真的是气象学专用,跟公众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今年新版梅雨业务标准,说是“经过广泛咨询”,我至今却连搜索都搜不到,甚至广东预报员都找不到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3:45 , Processed in 0.0230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