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7|回复: 5
收起左侧

[天气图分析] 2010年7月25日天气图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时间不多,所以分析得简略一些,请见谅。

500hPa形势及短期演变趋势:

在北亚,与此前长期维持的两槽一脊形势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上游的乌山阻高和极涡在相互顶托中加速东移,将巴湖槽切断,而在下游60N 110E处又有一槽在蒙古高压顶托下加速东移,形成一股影响雅库茨克一带的较强冷空气(见850hPa变温...)。根据EC的预报,今后几天会有更大的变化:极涡在东移中将重新打通巴湖槽,并引导其一起东移,原蒙古高压对应的暖区则被挤向东北方向,50N以北的北亚全境将自西向东经历一次较强的降温过程,相应地西风加强,环流经向度减弱。

在我国境内,可见青海一带的低涡,这应该是台风燦都留下的涡度,它将受东北侧高压的引导缓慢移动,在我国停留一段时间。另外,在我国东部海域也有很长的一道槽线,从鄂海一直延伸到南海,从KMA天气图上所标注的温度来看,这个槽的北端主要对应于低层的冷区,在南端(南海附近)则主要对应于高层因对流而产生的暖区,因此在200hPa层面上北侧的鄂海槽更明显,而在850hPa层面上则更易见到南海上的低压。
upr_auas50x_00.png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0.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24.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48.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72.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96.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144.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192.gif
Geopotential3250032hPa32and32Temperature32at3285032hPa_Asia_240.gif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850hPa形势:

500hPa青海低涡的存在增强了其东侧(长江上中游)的850hPa位势梯度和相应的偏南气流,它所带来的水汽和低层负涡度平流及相应的上升运动继续给这一带带来降水。

类似地,在水汽通量图上可见,在我国东部海区的500hPa槽线附近,也有一路较强的水汽通道。
upr_auas85x_00.png
r3oi_lc30_anal_axfe01_pb4_2010072500.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hPa形势:

对应于500hPa的蒙古暖高压,南亚高压也正向东北方向发展,华北等地处于脊的下游,负涡度平流带来辐合和中低层下沉运动。鄂海槽的东侧则有高空辐散区。
upr_auas20x_00.png
r3oi_lc30_anal_axfe02_pb4_2010072500.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星图:

鄂海槽以东有大片对流云团从日本一直延伸至南海,它受副热带高压引导出现顺时针旋转。我国西南地区如前所述也出现了云团并有降雨,华北附近则出现了下沉带来的干区。另外今天下午在华中有对流爆发。
sevp_nsmc_wxcl_asc_e99_achn_lno_py_20100725060000000.jpg
wgmsdvg-4.GIF
wgmsdvg-2.GIF
wgmsdvg.GIF
发表于 2010-7-2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一下12UTC的南亚高压(100hPa),跑到东亚北部不说,17000gpm相当于副高6000gpm一样耸动。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3-11-2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micaps的图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3:44 , Processed in 0.0286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