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2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mwfsb 于 2008-10-25 00:15 发表 
我最爱"奏明曲"和"交响曲
贝多芬的"悲怆"第二乐章,"命运"第一乐章,"月光"第一乐章,"热情"第一乐章,还有暴风雨都相当的不错.
一般都是呈现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用的减三和弦很多,而莫扎特是旋律派.
楼上音乐知识相当丰富,很不容易。
既然楼上提到了“呈现部,展开部,再现部”,那我就先说一下标准古典音乐的曲式架构。
古典音乐标准曲式是奏鸣曲式,也是作曲家最常用的曲式。一般在古典时期的交响曲中最能体现,尤其是古典交响曲的外乐章(第1和第4乐章)。当然浪漫派甚至印象主义也有不少作曲家用类似的这种曲式。
奏鸣曲式的乐章具有复杂性的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
在呈示部中,作曲家用了两个主要的曲调或旋律,叫做主题。而这两个主题通常在感觉上是成对比的。第一个主题一般活泼有力;第二个主题则比较柔和抒情(比如贝多芬第4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而通常在两个主题之间会有一个短暂的连接。发展部中作曲家将主题发展陈述,可能是以第一主题发展(贝多芬第4交响曲第1乐章),也可能是以第2主题进行发展(贝多芬第5交响曲第4乐章)。在再现部,音乐又回到呈示部的主题,但稍有变更(多体现在调性)。许多作曲家也都会在乐章结束之处加上一段气势磅礴的收尾(贝多芬第5交响曲第4乐章)。
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作曲家用这种形式创作了极为丰富多彩的音乐。有些作曲家继续用传统结构进行创作,其他一些人则完全摒弃了这种传统。交响曲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透过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而变得更力。宽敞、多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