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全部评分
云飞扬气象
li0627
tom.hp
使用道具 举报
随着马英九一声谴责CWB ... 将臣 发表于 2009-8-12 20:55
文章标题:台湾罕见灾情引反思 媒体建议学习大陆抗洪救灾 2009年08月11日 1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1日电 莫拉克台风带来“八八水灾”,酿成台湾中南部五十年来最严重灾害。尽管是天灾,但从预报到救灾仍引发岛内各界反思,更有媒体建议向大陆学习抗洪救灾的章法。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说,这次仅是中度台风,却下了三倍雨量,令人匪夷所思。气象专家普遍认为,这场大灾难最可能的原因是台湾沿海温度高、湿度大增,又被莫拉克带进旺盛西南气流卷进来,导致长延时超大豪雨。不断创纪录的雨量足以说明气候异常问题已在台湾发生,而气候异常又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造成全球暖化脱离不了干系。 社论写道,八八水灾第一个要检讨的是气象预报失灵,灾情最严重地区并非台湾北部竟是南部。不但暴露现行气象观测资料不足,模式预报也有问题,无法将这种结构松散的因素完全纳入预报模式中。加上人为判断不精准,最后,雨量预报竟变成了雨量观测。第二在救灾方面,当局与基层防灾系统整合太慢。 《联合报》分析说,台湾交通主管部门去年已将危桥列管,结果整建发包进度迟缓。农业主管部门早针对高雄甲仙发布红色土石流警报,当地政府竟未实时撤离居民。现有救灾机制,本应当局与基层携手合作,但从官员隔空互呛,再到马英九亲自调度橡皮艇、公开点名批判预报不准、质疑治水成效,显见指挥体系紊乱。 报道说,灾民哭喊透过电视新闻密集播放的震撼效果,令人闻之鼻酸,若应对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莫拉克表面看是考验台湾,其实也是考验执政能力。 为此,台湾《苹果日报》刊登文章《向解放军学习抗洪救灾》认为,危机处理不是待危机发生后再处理,最重要的是危机发生前的预防管理。台军何妨学习解放军如何抗洪救灾,重新将之列入战备任务,以挽回民众信任与信心。 《中国时报》专稿指出,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大陆也不好过。但是,大陆在灾前紧急撤离一百四十多万民众,使伤亡降至最低,可见大陆的防台救灾已形成一套机制,从中央到地方,权责分明,一条鞭贯彻到底。 文章详细列述了大陆的应对机制:国务院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一名副总理担任总指挥、水利部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各相关部门,指挥部办公室为常设机构。沿海主要省、县市有相应组织,并制定防台风应急预案,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汛情未发生前,各地就已经着手防台救灾的准备工作,决非临时抱佛脚。 以福建省连城县为例,该县设有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担任指挥长、县水利局长担任副指挥长,下设各相关单位,包括县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驻地部队和民兵的救灾抢险工作,必要时组织军队参与救灾行动,并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民众。 这套防台机制,不以人为意志,而是根据防台风应急预案规定进行部署,区分为风力八至九级、十至十一级和十二级以上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应变配套措施,全国统一,当第二等级出现时,各地就按属地管理原则执行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当风力达十二级以上时,各地防汛总部即连络好驻地部队、武警、消防和民兵,随时根据需要参加救灾抢险工作。抢救设备由部队、公安、交通、水利等单位负责,抢救任务基本以民兵为骨干,部队以抢救重大险情为主,区分轻重缓急,避免一哄而上,愈救愈乱。 至于防汛期间的交通和通讯抢修、紧急运粮、安置民众到善后工作,都有相应单位对口,明定权责,谁也推卸不了。 文章最后写道,大陆防台工作缺点也不少,但至少它有一套遵循机制,每五年修改一次应急预案,相对地,久经台风考验的台湾连一套也没有。
为此,台湾《苹果日报》刊登文章《向解放军学习抗洪救灾》认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3:24 , Processed in 0.0553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