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7月20日, 今天是入伏後的第一天,在這個象徵進入熱力場巔峰的一天,大陸的門口分別迎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分別是97W和04W燦都
97W和燦都的形成和日本南方兩道的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UTT)關係密切,TUTT起源是高層對流層的中緯度低槽向赤道方向伸展或是高空反氣旋南側的東風倒槽
當TUTT接近南亞高壓外圍氣流,很多時會為熱帶系統南方帶來良好的高空輻散氣流,把低層的空氣盡快抽上高空,令到氣旋內部CISK運轉更為順暢,與此同時,TUTT南側的西南風亦加強系統極向外流(POLEWARD OUTFLOW),亦為熱帶系統高空的流出有正面影響,很多時遠洋的熱帶擾動也得到TUTT提供的極向外流才能發展,而燦都的形成亦得到TUTT的西南風協助,在優良的高空環境得到明顯的發展而逐漸增強
但97W顯然沒有那麼幸運,系統早期在TUTT以西的高空輻合區域中,而高低層中心配置不同亦影響了97W的垂直結構,現在97W變成了裸跑小子,在JTWC的祝福下升格05W還是一念之差,但順副高西側的偏北氣流回到西風槽的懷抱中應該已成定局
說回燦都的情況,燦都在呂宋島東側近海開始增強,但率先要受到呂宋島高山地型影響而折騰一番,系統好不容易捱過了高山落到南海,得到低風切,高海溫和北側TUTT帶來的良好輻散逐漸重整環流,然而燦都面對一系列的好條件似乎力不從心,系統四週出現凌亂的雲團爆發,這反映了環流還沒有內縮,而渦度亦零散分佈在低壓四週,同時印證了季風非活躍期越赤西南氣流不強(南側低層輻合氣流不強)的窘境
踏入今天凌晨,西風槽的打擊令到華南上空的高壓中心位勢米下降至5880-5890gpm,同時南海西北部的高壓中心向西南修正,由另一方面,副高南伸至菲律賓以東海域-蘇祿海及97W的干擾令燦都由凌晨起進入鞍場之中,向西北偏北移動,速度時快時慢
與此同時,燦都在南海晚間環境直減率擴大下LLCC附近出現深層對流,而南側亦開始和西南水汽通道接合之勢,環流逐漸變得有結構,但系統西側在副高中心及TUTT內部的乾空氣入侵下發展比較緩慢,今晨捲度亦只在0.55-0.6圈,雙J亦認為燦都只是熱帶風暴
估計燦都未來可能路徑及強度變化就必須解讀東亞大氣形勢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